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0月24日-2025年10月30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网站公示下线)。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
******管理局生态环境科
邮编:030021
附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管理局
2025年10月24日
附件:
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建设单位开展的 公众参与情况 |
1 | ******医院17号楼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改造项目 | 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街3号 | ******医院 | ******有限公司 | 主要建设内容:SPECT机房两间,高活制药区(一更、二更、缓冲、淋洗、储源间、固废间、污洗间)、缓冲更衣/分药注射室两间、注射室(病人)两间、注射后候诊室2间、注射后留观室2间、运动负荷抢救室2间、卫生间(病人)两间,固废物室一间、保洁室一间。 | (一)严格落实使用场所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屏蔽体厚度应满足防护要求;按规范设置监测、报警、工作指示、门灯联锁、门禁系统、对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划定辐射工作场所控制区和监督区;加强管理,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二)修订并实施健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辐射工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从事辐射工作。 (三)严格落实施工期及运营期各项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要******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墙体隔声及距离衰减,切实减少运行期噪声影响。 (四)加强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的管理。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控制区及监督区内设置9套相互独立的通排风系统,废气经过专用管道引至楼房顶并经过滤装置过滤后排放。新建一组******医院污水管网。放射性固废分类、分期收集于放射性废物桶中,高活制药区内的放射性固废转移至固废间贮存衰变,控制区内其他区域的放射性固废转移至固废物室贮存衰变,达到清洁解控水平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废(粒籽)源、报废的发生器由厂家回收处理。 (五)认真落实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辐射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要定期开展个人剂量、工作场所环境辐射水平监测,并建立健全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档案。辐射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按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剂量监测,监测结果要汇总建立台帐。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严格按照《报告表》中要求的约束值执行。 | / |